在NBA季后赛西部半决赛G4的比赛中,丹佛掘金队在主场以87-92不敌俄克拉荷马雷霆队,系列赛大比分被扳成2-2。这场失利不仅让掘金失去了主场优势,更暴露了球队深层次的隐患。
当家球星约基奇在这场比赛中奋战了整整43分钟,尽管他22次出手成功7次,贡献了看似全面的27分和13篮板数据,但他的投篮命中率和三分球命中率却分别只有31.8%和25%,显然没有达到联盟第一人的正常水准。在比赛的决胜时刻,虽然约基奇两次篮下强攻成功,但并未能像往常一样接管比赛。末节,雷霆队打出一波27-14的攻击波,带走了胜利。
从数据层面来看,掘金队在内线得分上以20-30的巨大差距被雷霆队碾压,替补得分的差距更是惨烈,掘金队只有8分,而雷霆队则达到了35分。虽然两队的三分球命中率都不高,但雷霆队凭借着深厚的阵容和充沛的体能,成功地磨垮了掘金队。约基奇本轮系列赛场均出战40.3分钟,而在整个季后赛的11场比赛中,他的出场时间都超过了40分钟。在过去的23天里,他参与了11场激烈的比赛。更为严重的是,掘金队坚持使用只有7.5人的短轮换战术——首发五虎加上威少、沃特森等人。这使得主力阵容被过度消耗,难以维持最佳状态。
相比之下,雷霆队则采用了10人的轮换阵容,容错率较高。他们的球员如卡鲁索等人,在替补席上将掘金队按在地上摩擦。在防守端,霍姆格伦、哈腾等人轮番与约基奇进行肉搏,并采用了快船式的夹击战术,使得约基奇在四场比赛中三次表现不佳。这种战术极大地限制了约基奇在禁区接球的机率,从而削弱了他的策应传球威慑力,将掘金队逼入了单打的泥潭中。
拥有联盟最强之一的首发阵容的掘金队,却在两轮系列赛中打得如此挣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这口大锅应该由球队的管理层来背。他们采用的短轮换战术无异于把约基奇当作拉磨的驴——让这位体重达129公斤的球员每天扛着球队跑41分钟。这样的战术安排,无疑是对球员身体健康的巨大消耗。而雷霆队则采用了更为灵活的10人轮换阵容,使得球队在比赛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
此外,掘金队的阵容厚度确实不如对手。他们的替补球员往往是对手放三分的活靶子,无法提供稳定的得分支持。这也使得约基奇在比赛中经常需要单核硬扛,一旦队友的进攻跟不上,就会导致比赛失利。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如果波特的三分能够打开的话,掘金队就有机会匹配上对手的进攻火力。然而大伤之后的波特状态成谜,无法持续高效地维持得分产量。
而球队管理层昔日放走的一些夺冠功臣如布鲁斯-布朗、杰夫-格林、波普等人也让人诟病不已。这些决策无疑是在自断臂膀而放过了一个建立王朝的机会。现在他们的替补席上坐着的是纳吉、斯特劳瑟等角色球员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把威少当作救世主来使用但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这轮系列赛中掘金队已经处于劣势之中而战术上的改变空间已经不大球队配置确实难以与雷霆相提并论主帅也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当我们看到联盟第一人约基奇频频在外线尝试三分出手时他持球冲击禁区后摊手索要犯规的行为表现更多的是毛躁和失去耐心而非沉着冷静这便代表着他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竞技状态这也说明了目前他所面临的压力之大难以言表。
尽管如此掘金队仍需继续坚持他们的七人短轮换策略死马当活马医他们唯一的机会或许在于小波特和威少的神勇发挥如果他们能够再次挺身而出那么这轮系列赛或许还能留下一口气来续命但无论如何这场季后赛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接下来的比赛仍充满悬念和变数。